中大新聞網訊(通訊員楊露)近日,附屬第三醫(yī)院腦病中心彭福華、湯常永、邱偉團隊揭示了ClC-2在少突膠質細胞發(fā)育及髓鞘修復中的作用,及其致髓鞘病變的具體作用機制,并通過對該機制的全面探討與闡釋,篩選了可能的干預靶點作為CC2L及其他類似的白質腦病的潛在治療策略。相關成果發(fā)表于國際期刊《分子精神病學》(Molecular Psychiatry)。
白質腦病是一類以腦白質內髓鞘或膠質細胞受累為主要特征的疾病,包括遺傳性、獲得性及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白質腦病。盡管目前對多種獲得性白質腦病如多發(fā)性硬化(Multiple sclerosis,MS)、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?。∟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,NMOSDs)等的了解和研究已經比較全面且深入,但對于各類遺傳性白質腦病的認識還比較局限。CLCN2相關白質腦?。–hloride voltage-gated channel 2 related leukoencephalopathy,CC2L)是一種由CLCN2基因突變致其編碼的電壓門控氯離子通道(Chloride voltage-gated channel 2,ClC-2)異常而引起的白質腦病,臨床表現為緩慢發(fā)展的共濟失調及認知功能下降,部分伴有視力減退。然而,受限于CC2L罕見病例的散在分布、且缺乏理想的動物模型,目前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內ClC-2結構或功能異常與髓鞘病變的關系及其具體作用機制仍未明確。
該研究發(fā)現,星形膠質細胞中的ClC-2影響少突膠質前體細胞的增殖與分化,同時影響髓鞘修復及白質功能;團隊進一步對相關機制進行了研究,發(fā)現異常高表達SPP1是由星形膠質細胞中CLCN2的變化導致,并通過作用于少突膠質前體細胞上的CD44受體影響其正常功能及髓鞘結構的維持。為明確CC2L相關髓鞘病變的具體作用機制,團隊通過研究CC2L-iPSCs來源的星形膠質細胞對少突膠質譜系細胞發(fā)育的影響,發(fā)現SPP1異常表達可能是引起CC2L相關髓鞘病變的重要原因,靶向SPP1或其下游受體的干預措施可改善CC2L相關少突膠質譜系細胞發(fā)育障礙,并可能作為改善CC2L相關白質病變的有效治療手段。
該研究全面探討了星形膠質細胞ClC-2參與少突膠質譜系細胞發(fā)育及髓鞘修復的機制,及其在ClC-2相關髓鞘病變與多種不同白質腦病中存在的普適規(guī)律。通過CC2L-患者特異的iPSC明確了相應機制在CC2L致病中的作用,為CC2L及類似白質腦病的機制研究和靶向干預治療提供了實驗依據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380-025-03159-x